留园首页  新闻速递首页  热评新闻榜  新闻评论公告  72小时神评妙论  即刻热度新闻 
[36楼]评论人:kkk_kk [☆★声望品衔8★☆] [个人频道] [个人动态] 发送时间: 2025年10月15日 20:13:41 【回复】
 回复32楼:@35
看来破防了!
没电开不了门,去找辆电车把电放完试下不就知道了。另外撞击后,一车门其他车门就能完好,你以为你在做数学题是吗?已知车有四个门,现在撞坏一个门,还剩几个好车门,是这个逻辑吗?
你不知道力传导吗?
   
[35楼]评论人:FD***** [☆拉黑废物☆] [个人频道] [个人动态] 发送时间: 2025年10月15日 9:27:51 【回复】
   
[34楼]评论人:FD***** [☆拉黑废物☆] [个人频道] [个人动态] 发送时间: 2025年10月15日 9:26:18 【回复】
   
[33楼]评论人:一分为二好 [☆品衔R4☆] [个人频道] [个人动态] 发送时间: 2025年10月15日 9:20:22 【回复】
隐形车门把手和触屏控制是电动力汽车扩展的两大败笔。
1   
[32楼]评论人:kkk_kk [☆★声望品衔8★☆] [个人频道] [个人动态] 发送时间: 2025年10月15日 8:55:59 【回复】
 回复31楼:你是不是没有车?
  3 
[31楼]评论人:FDM001 [☆拉黑废物☆] [个人频道] [个人动态] 发送时间: 2025年10月15日 8:33:22 【回复】
 回复3楼:一辆车有4个门,1个门车锁变形,不代表四个都会变形。而电源切断,那么电子开锁的就完全无法打开。而且有些时候车门可以拉开但隐形门把手没受力点无法施加力量。
1  1 
[30楼]评论人:FDM001 [☆拉黑废物☆] [个人频道] [个人动态] 发送时间: 2025年10月15日 8:31:23 【回复】
 回复3楼:车辆碰撞电车的问题是可能电源切断但锁并没有变形。
而没有电源但机械结构无法受到打开,那么就是多了一个危险!
   
[29楼]评论人:kkk_kk [☆★声望品衔8★☆] [个人频道] [个人动态] 发送时间: 2025年10月15日 7:20:52 【回复】
 回复28楼:这车高速、翻滚、追尾、撞绿化带,不变形有点不大可能。
现在问题我个人认为分为几种:一是是锁否有安全性问题。二是有没有解锁。三是断电后,是不是门就被锁死。
   
[28楼]评论人:supern001 [♂品衔R1♂] [个人频道] [个人动态] 发送时间: 2025年10月15日 7:16:44 【回复】
 回复3楼:变形要分等级的。安全的车就算变形到一定程度也能打开,这是碰撞测试的一个指标。
小米的车锁,全电子的。只要车内人失去行动能力,再加上断电,不管变形与否,外面都很难开门。这种设计肯定是有问题的。
3  1 
[27楼]评论人:kkk_kk [☆★声望品衔8★☆] [个人频道] [个人动态] 发送时间: 2025年10月15日 7:15:47 【回复】
 回复16楼:你看一下具体新闻吧,这个高速、翻滚、追尾、撞绿化带,说门没变形,我是不信的
   
[26楼]评论人:kkk_kk [☆★声望品衔8★☆] [个人频道] [个人动态] 发送时间: 2025年10月15日 7:10:14 【回复】
 回复18楼:你说的对。
但实际车撞时,是对车整体产生影响的,一旦变形就是整体变形,不会一边变形一边不变。现在的问题是,究竟是锁结构出现问题,还是安全性有问题。
安全性,就是你说的这种。一碰撞,不管锁有没有变形,都打不开。嗯,宣传上,是断电也可以开门,这不是什么新技术,油车也用的
   
[25楼]评论人:stromquelle [品衔R1] [个人频道] [个人动态] 发送时间: 2025年10月15日 6:36:27 【回复】
太惨了,这种拿人命试错的东西,还是少尝新
1   
[23楼]评论人:cwings [☆品衔R4☆] [个人频道] [个人动态] 发送时间: 2025年10月15日 5:52:36 【回复】
从设计的逻辑上来讲,很能说隐藏门把手比传统机械门把手危险性更大。
门落锁了,外面打不开,这个是正常的设计。
如果发生碰撞,门自动解锁?外面可以打开?传统机械门把手有这个设计逻辑吗?
针对这个车型:“SU7内部机械冗余门把手隐藏在车门内板里,车内人看不见,车外救援人员即便砸破窗玻璃也够不着” -> 就算这个属实,那也是内部的机械门把手设计的问题。换言之,如果传统机械门把手的内部把手隐藏设计,也有同样的隐患。
同意三楼的说法,在车辆碰撞时,门只要变形,什么锁都没用。
   
[22楼]评论人:Liv999 [☆品衔R4☆] [个人频道] [个人动态] 发送时间: 2025年10月15日 4:06:34 【回复】
回复2楼: FDDM001这SB没钱开电车就在那里胡说八道,电车现在全部是双开关设计
   
[21楼]评论人:Liv999 [☆品衔R4☆] [个人频道] [个人动态] 发送时间: 2025年10月15日 3:58:13 【回复】
哪个SB想出来的"车门上锁,也应可以从外部打开车门" 那还要锁干嘛,直接去掉锁就行了因为按这SB逻辑变成多余的了。
   
[20楼]评论人:wi***** [★品衔R5★] [个人频道] [个人动态] 发送时间: 2025年10月15日 3:43:36 【回复】
   
[19楼]评论人:wilburwang [★品衔R5★] [个人频道] [个人动态] 发送时间: 2025年10月15日 3:40:12 【回复】
 回复16楼:因为特斯拉用了呗,行业标杆嘛,大家都要学,特别是雷布斯
2   
[18楼]评论人:我爱猪猪 [品衔R2☆] [个人频道] [个人动态] 发送时间: 2025年10月15日 3:31:57 【回复】
 回复3楼:车辆碰撞一般是只有一面碰撞,另一边的门是可以机械打开的逃生的。电车整个断电,两边都跑不出来。
4  1 
[17楼]评论人:horseknight [☆品衔R3☆] [个人频道] [个人动态] 发送时间: 2025年10月15日 3:17:10 【回复】
 回复4楼:说商业化就说商业化,老是拿国家民族说有什么意义?别的国家没有出现为了推广新技术,在没有完全论证了所有的安全性的情况下,就大面积推广的?
有时候是因为商人没有道德,有时候是因为很多风险真的不是一下就能看出来。至少这个事儿现在国家开始重视了,开始规范了。这就是好的。
   
[16楼]评论人:horseknight [☆品衔R3☆] [个人频道] [个人动态] 发送时间: 2025年10月15日 3:10:22 【回复】
 回复3楼:问题是,文章也说了,“中保研2024年碰撞测试报告显示,配备纯电控隐藏式门把手的车型,侧面碰撞后车门成功弹出概率仅67%,远低于传统机械门把手的98%。”
如果这个是正确的消息,那证明新的门把手确实让车子的总安全性进一步降低,这个在2024就有研究结果了,为什么安全规范部门没有做出相对的调整?
车辆安全本来就是个概率的问题,大的事故什么车都估计撞死了,什么门把手根本用不上。但不是所有事故都是大事故,按概率每个小数点可是代表的都是好几条生命。
2  2 
[15楼]评论人:TVB2786333 [♂★南方秀才★♂] [个人频道] [个人动态] 发送时间: 2025年10月15日 1:40:00 【回复】
要立法規定門把手不可隱沒在車門外。

来自留园官方客户端

   
[14楼]评论人:bilili [★打狗英雄★] [个人频道] [个人动态] 发送时间: 2025年10月15日 1:19:02 【回复】
隐藏式门把手车辆车主手册加上一条:“一旦有事没人能救你,你死定了”
2   
[13楼]评论人:daniexu [★品衔R6★] [个人频道] [个人动态] 发送时间: 2025年10月15日 0:58:58 【回复】
开小米戴头盔穿防火服,车门别关死安全加倍。
1   
[12楼]评论人:真的是假不了的 [☆品衔R3☆] [个人频道] [个人动态] 发送时间: 2025年10月15日 0:41:22 【回复】
“根据现行标准,车门解锁不是硬性要求,因此即便碰撞事故后车门未解锁也无法追究车企产品责任。”看来不是车企的责任,是行业标准设置的问题。
1   
[11楼]评论人:qiaoba [☆品衔R4☆] [个人频道] [个人动态] 发送时间: 2025年10月15日 0:39:15 【回复】
中国警察牛B,点赞,说司机经检测是酒驾,厉害,遥遥领先!能够对已经碳化甚至气化的死人检测出酒驾。(见文章开头)
  1 
[10楼]评论人:livedoor [★品衔R5★] [个人频道] [个人动态] 发送时间: 2025年10月15日 0:38:49 【回复】
 回复9楼:
   
[9楼]评论人:jpeagle [♂★坚若磐石★♂] [个人频道] [个人动态] 发送时间: 2025年10月15日 0:12:04 【回复】
车把手和玻璃比电池和框架结实多了。

来自留园官方客户端

  1 
[8楼]评论人:阴离子 [♀★聲朢品銜R9★♀] [个人频道] [个人动态] 发送时间: 2025年10月14日 23:49:21 【回复】
五毛们记住不买中国车就是汉奸
1   
[7楼]评论人:flow [☆品衔R4☆] [个人频道] [个人动态] 发送时间: 2025年10月14日 23:48:37 【回复】
 回复3楼:确实。稍微严重一点的碰撞,不论油车还是电车门都基本上打不开。如果设计成即便锁着的也能从外面强行拉开的车门,万一路边的歹徒要开你的车门怎么办?电车最大的问题是一旦起火燃烧过于迅速,而且几乎无法扑灭,如果只是困在车里多等几分钟也问题不大。只有等电池技术的发展了。
3   
[6楼]评论人:独孤苍狼 [♂☆★伪希腊假罗马★☆♂] [个人频道] [个人动态] 发送时间: 2025年10月14日 23:29:43 【回复】
 回复4楼:还不是为了装逼和你美国爷爷特斯拉学的!
4  2  
[5楼]评论人:东升西降666 [品衔R2☆] [个人频道] [个人动态] 发送时间: 2025年10月14日 23:25:57 【回复】
遥遥领先
2   
[4楼]评论人:wasabi20071127 [♂☆品衔R4☆♂] [个人频道] [个人动态] 发送时间: 2025年10月14日 23:15:43 【回复】
这次是车把手,下次不知道是哪里。
别人造车的根本是安全性第一,墙国造车是噱头第一。
反正牛马韭菜多得是,试错成本可以忽略不记。
11  3 2 
[3楼]评论人:kkk_kk [☆★声望品衔8★☆] [个人频道] [个人动态] 发送时间: 2025年10月14日 22:47:55 【回复】
 回复2楼:你找辆废车试一下就知道了。在车辆碰撞时,门只要变形,什么锁都没用。即使不变形,只要锁结构错位也一样。而隐藏门把手和机械并不冲突。最简单的,机械的,如果主驾位锁死和锁结构变形,也开不了。所以车祸时如何处理锁,这本身就是难题,或者说无解的。只是在新能源上问题放大了
8  6 
[2楼]评论人:FDM001 [☆拉黑废物☆] [个人频道] [个人动态] 发送时间: 2025年10月14日 22:38:15 【回复】
 回复1楼:破窗很多时候也很难救人。明明可以设计成机械开关,增加人获救的概率,为什么要救人者随时准备破窗器?你是什么傻逼逻辑?
11  2 1 
[1楼]评论人:dodowin [品衔R2☆] [个人频道] [个人动态] 发送时间: 2025年10月14日 22:26:03 【回复】
设计个破窗锤很难吗?
5  1 1 

用户名:密码:[--注册ID--]

新闻评论原文:小米汽车成都事故争议背后:门把手为何再成焦点(组图)
本文热评:2评论:FDM001[☆拉黑废物☆] 10月14日 22:38:15 9赞 2踩 1评  》》》查看2楼点评详情
 回复1楼:破窗很多时候也很难救人。明明可以设计成机械开关,增加人获救的概率,为什么要救人者随时准备破窗器?你是什么傻逼逻辑?
获赞最多的网友评论,将自动推送到留园神评妙论荟萃  



[ 留园首页 ] [ 留园条例 ] [ 广告服务 ] [ 联系我们 ]

Copyright (C) 6park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